- 當前位置:首頁>>
- 網(wǎng)站>>
- 專題>>
- 海軍誕生地 渡江英雄城·那些人 那些地方>>
- 英雄人物
渡江戰(zhàn)役前,他是兒童團團長;渡江戰(zhàn)役中,他的擔架隊穿越槍林彈雨……
在靖江,有這樣一位支前英雄:70年前,他作為當?shù)貎和瘓F團長,帶著90多位靖江籍民工,參加了渡江戰(zhàn)役,在硝煙中,他是民工隊長,當兵是他一直的夢想。如今,已經(jīng)是耄耋老人的他依然關心下一代,常常跟“紅領巾們”回憶渡江戰(zhàn)役,希望將“支前精神”代代傳承。
“長江水浪滔滔,江蘇人民在呼嚎,要吃飯、要活命、有救星!解放軍要向前進!”看到記者來采訪,黃開元唱起了當年在兒童團學習的革命歌曲。
老人雖然已經(jīng)九十二歲,但是精神矍鑠,唱起歌來也是聲音洪亮。他告訴記者,當年自己是靖江地區(qū)兒童團團長,因為積極上進,被當時的靖江縣選為民工隊長,帶領90多位靖江籍民工,到泰興參加了戰(zhàn)前培訓。
對岸就是敵人的槍林彈雨,但是作為民工隊長和擔架隊隊長,黃開元經(jīng)常沖在一線。
踏上過江的船就意味著巨大的危險。對岸敵人的炮火,頭上飛機的轟炸,隨時有犧牲的可能,但是不怕死的黃開元和工友們一起與解放軍戰(zhàn)士共命運。
4月21號,黃開元和戰(zhàn)友們冒死渡江。黃開元回憶說:“我們船小,用稻草綁,船大就多坐點人,船小就少坐點人。我們連夜就走,背包,衣服,所用大米隨身帶。我們走路渾身勁,一心要過江! ”
渡江戰(zhàn)役勝利后,黃開元跟隨部隊南下繼續(xù)戰(zhàn)斗。六個月之后,黃開元的擔架隊才返回靖江。出發(fā)時92人的擔架隊,回來的時候只有62人。說起當年的烽火歲月,黃開元依然豪情滿懷:“在河里死也不怕!國民黨的槍不饒人,子彈不饒人 ,不怕!那個時候我們不怕!”
當時的解放軍戰(zhàn)斗英勇,而國民黨部隊則潰不成軍。在他看來,共產黨的部隊是人民的部隊,寬宏大量的態(tài)度讓很多國民黨軍人在被俘之后選擇了光明。
在黃開元的心中,一直都有當兵的夢想。不過,看到家里年邁的父親,他放棄了這一想法,這也成了他一生的遺憾。
解放之后的黃開元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,教育兒女方面也非常用心,孩子們對于他的支前革命生涯非常欽佩。黃開元的小女兒黃秀娟介紹,父親教育他們,人生在世要多做好事,不做壞事,要樂于助人?,F(xiàn)在是和平年代,遠離戰(zhàn)爭的炮火,就要為社會發(fā)展多作奉獻。
退休之后,黃開元一直關心下一代的教育,他時常輪流到四個少先隊輔導站給“紅領巾們”回憶崢嶸歲月,希望將“支前精神”繼續(xù)發(fā)揚光大。
記者: 鄒霖 季蓓
通訊員:葉劍勇
編輯:鄭劍云
責編:邵曉霞
審核:戴浪青